Product category
自動冷濾點測定儀是用于測定柴油、生物柴油等燃料低溫過濾性能的核心設備,其工作原理圍繞 “模擬低溫環境→監測燃料過濾阻力→判定冷濾點" 的邏輯展開,核心是精準復現燃料在低溫下因蠟晶析出導致過濾困難的過程,并通過自動化系統量化判定冷濾點(即燃料無法通過標準過濾器的最高溫度)。
一、核心概念:冷濾點的定義
在理解原理前,需明確冷濾點(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, CFPP) 的含義:
指燃料在規定條件下,因低溫析出蠟晶(燃料中的石蠟成分在低溫下會結晶析出),導致其無法通過標準孔徑過濾器(通常為 45μm)時的最高溫度。它直接反映燃料在低溫環境(如冬季)中通過發動機燃油濾清器的能力 —— 冷濾點越低,燃料低溫適用性越強。
二、工作原理的 4 個核心步驟
自動冷濾點測定儀通過 “控溫→過濾→監測→判定" 的閉環流程,實現冷濾點的自動化測定,具體步驟如下:
步驟 1:樣品準備與加注(標準化初始狀態)
樣品要求:取規定體積(通常為 20mL)的均勻燃料樣品,確保無雜質(避免雜質堵塞過濾器干擾結果),并注入儀器的樣品冷卻杯中。
初始狀態校準:樣品杯內預先安裝好標準過濾器(45μm 金屬網或濾紙,符合 GB/T 510、ASTM D6371 等標準),確保過濾器與樣品充分接觸,且系統無泄漏。
步驟 2:低溫環境模擬(精準降溫控溫)
儀器通過制冷單元(通常為壓縮機制冷或半導體制冷,搭配溫度傳感器),將樣品杯內的燃料按規定速率(如 1℃/min)降溫,模擬燃料在低溫環境中的冷卻過程:
降溫目標:初始降溫至 “預期冷濾點 + 2~3℃"(避免降溫過快導致蠟晶析出不均勻),之后每降溫 1℃,暫停降溫并進行 1 次過濾測試。
溫度精度控制:通過 PID(比例 - 積分 - 微分)溫控系統,將樣品溫度波動控制在 ±0.1℃以內,確保低溫環境的穩定性(溫度偏差會直接影響蠟晶析出量,進而導致結果誤差)。
步驟 3:過濾過程與阻力監測(核心檢測環節)
當樣品降溫至某一溫度后,儀器啟動過濾單元,模擬燃料在發動機中通過濾清器的過程,并實時監測過濾阻力:
過濾驅動:通過定量泵 / 真空泵提供穩定的驅動力(通常為負壓抽濾或正壓推濾,壓力差固定,如 20kPa),迫使燃料通過過濾器進入下方的收集容器。
阻力監測:過濾器入口 / 出口處安裝高精度壓力傳感器,實時采集過濾過程中的壓力變化:
若燃料中蠟晶少(溫度較高時):燃料可順暢通過過濾器,壓力穩定在設定范圍(無明顯阻力上升);
若蠟晶析出增多(溫度降低):蠟晶會堵塞過濾器孔徑,導致過濾阻力急劇上升(或流量顯著下降,如 30s 內無法收集到規定體積的燃料)。
步驟 4:冷濾點自動判定(閾值觸發結果)
儀器的控制系統(微處理器) 會根據壓力傳感器的監測數據,結合標準判定規則,自動確定冷濾點:
判定邏輯:
若某一溫度下,過濾壓力超過設定閾值(如初始壓力的 2 倍),或 30s 內收集的燃料體積低于標準要求(如少于 2mL),則判定該溫度為 “候選冷濾點";
為確保準確性,儀器會對 “候選冷濾點 + 1℃" 的溫度再次測試:若該溫度下燃料可正常過濾(阻力未超標、流量達標),則最終確認 “候選冷濾點" 為實際冷濾點;
若 “候選冷濾點 + 1℃" 仍無法正常過濾,則繼續升溫測試,直到找到 “能正常過濾的最高溫度",即為冷濾點。
結果輸出:判定完成后,儀器自動停止制冷,顯示并記錄冷濾點溫度(如 - 15℃),部分儀器可直接打印檢測報告。